小茶葉大產業
場館設計、施工圖制作、室內展館的布展施工……茶博會期間,首次投入使用的茶旅小鎮會展中心展示出它大氣磅礴的面貌,也成為武夷山茶產業高質量發展最好的注腳。
今年8月,武夷山市召開茶產業高質量發展動員大會,印發《武夷山市茶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按照“控制面積、提升品質、做強品牌、延伸產業鏈、做深茶文旅、增加附加值”的發展思路,全力提升全產業鏈整體效益和核心競爭力。到2022年,將實現“11363”發展目標:規模以上茶企100家,規模以上茶企產值100億元,產值億元以上茶企30家以上,產值5億元以上茶企6家,茶產業稅收3億元。
項目帶動為武夷山茶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基礎保障。在武夷星茶業有限公司,一棟占地2718平方米的智能產品中心已完成主體建設。作為武夷山市納稅第一的茶業龍頭企業,這個項目建成后將形成集生產、研發、參觀旅游、展示及辦公為一體的現代綜合樓。“項目串聯園區東側原生產基地以及西側茶葉品種園,形成一個完整茶產業園區,并將現代化的茶葉生產智能化車間以一種游廊的體驗方式展示給參觀者,展示出一個現代茶企的新形象。”公司黨支部書記、行政副總經理郭遠海介紹。
“武夷山市茶企眾多,具有小而散的特點,茶商顧客購買茶葉要一家家地走、問、選,較為耗時費力。”武夷山市副市長范震昆表示,茶旅小鎮會展中心的建成有效解決這些煩惱。今后,各大茶企的茶葉均可在此集中展示,包括茶博會在內的大型茶事活動也將在此舉辦。
茶旅小鎮會展中心的建成,不僅為海峽兩岸茶博會的線下交流提供載體,還為“線上”模式提供更多可能。武夷山市依托百度技術和鏈接,打造永不落幕茶博會“云上茶博會”128平臺。所謂“128平臺”,即一館二區“八段錦”平臺:一館(云上茶博會館),二區(智慧云展區、請到武夷來吃茶展區),“八段錦”(百家號大紅袍體驗之旅:走茶道、鑒茶樹、學制茶、觀茶藝、賞斗茶、品茶宴、看印象、住茶宿等線上體驗)。同時,結合“互聯網+斗茶”等線上互動活動,利用抖音等新媒體宣傳推廣習茶斗茶等游客互動體驗性項目,吸引更多的游客參與茶事活動,常態化形成吃茶喝茶愛茶的氛圍。
目前,“云上茶博會”128平臺已經完成基礎搭建。今年11月16日起至2021年11月,平臺將在全國多個省份、城市舉辦200場以上“互聯網+”斗茶品鑒會。針對閩、粵、浙、滬等主要茶銷區、重要城市進行茶博會線上推廣,利用“云平臺”,促進“展品”變“商品”,加快“引進來”與“走出去”的步伐。
“線上”平臺建設有序進行,“線下”項目也在如火如荼建設中。香江茶博物館、慈心園建盞博物館完成并投入運營;香江二期(茶人小鎮)、正山堂紅茶博物館完成主體建設;華祥苑茶博城等項目抓緊落地;武夷星戰略規劃研究中心、武夷巖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計劃開工,為更多茶事和營銷活動的舉辦提供硬件支撐。
作為重頭戲之一,海峽兩岸民間斗茶賽將在茶博會期間如期舉辦。今年賽事,在保留“互聯網+斗茶賽”的基礎上,引入“永不落幕分會場斗茶”概念,由多家執行與協辦單位合理利用參賽茶樣,在全國范圍,以一年為周期,持續開展小型斗茶賽、茶葉品鑒會。
同時,武夷山市還承辦了由農業農村部組織的全國茶葉加工工(精制)職業技能競賽總決賽、“萬里茶道”環中國自駕游集結賽等“國字號”品牌活動,繼續深化“請到武夷來吃茶”茶旅融合體驗系列活動,按照時間節點推出“品茶季、采茶季、制茶季、斗茶季”四個主題,多層次、多形式開展包含茶民俗、茶制作、茶品鑒、斗茶賽等系列茶事活動。
武夷山茶品牌影響力不斷擴大。在此契機下,2020廈門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暨絲路投資大會、“發現晉中、牽手南平、出發武夷——晉商萬里茶路再出發”文旅推介暨招商宣傳活動、央視一套播出的《坐著高鐵看中國-走進武夷山,帶你一起賞美景、品好茶!》等專題節目中,都能看到武夷山茶葉的身影。
小小一片茶葉,正承載著無數茶人的期冀,越飛越高、越飛越遠。(徐園園)